MG游戏

紡織與材料學院
教育教學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

學科專業代碼:082103

一、學科簡介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學課成立于1982年,目前本學科在紡織品化學加工新材料、新工藝的理論及應用研究,毛紡織品染整加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以及紡織品功能性整理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這三個方向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在博士生導師邢建偉教授的帶領下已經建立完備的師資隊伍,學術梯隊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高工2人、講師3人學術氣氛濃,科研能力強。大豆蛋白的原液及纖維漂白技術的開發,新型媒染劑SCA-Cr的研制及應用等多項科研項目獲得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獎勵。本學科近幾年來獲得了多項國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和大批省部級項目、企業委托的開發研究項目。科研經費比較充裕,各種專業檢測設備和儀器完善,專業實驗室建設規范,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0余人,他們在各個工作崗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二、培養目標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學科領域的碩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養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學科領域具有特長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學科領域的碩士研究生應具備: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服從國家分配,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應具有扎實的紡織化學和染整工程的基礎理論及較系統寬廣的專業知識,熟悉近代測試技術和數據處理方法,了解紡織材料化學和染整技術的最新發展。能在紡織化學品研發和生產領域、染整技術研發與生產企業,從事紡織化學品的結構與性能研究、紡織化學品測試方法及儀器研究開發、染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究和開發、功能性織物的染整加工方法開發。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作風。應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

3、身體健康。

三、主要研究方向

1.紡織品化學加工新材料、新工藝的理論及應用研究

2.紡織品功能性整理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3.毛紡織品染整加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4.生物技術在紡織品染整加工中的應用

5.紡織品染色理論及工藝研究

四、課程設置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

類別

課程

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課內/實驗

學分

開課

學期

備注

公共

學位課

081001

自然辯證法

54

2

1

081002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36

1

2

081003

第一外國語

108

6

1、2

092001

數理統計理論與方法

36

2

1

092002

高等數值分析

36

2

1

學科

基礎課

022006

近代儀器分析

36

2

1

022029

高等有機化學

36

2

1

學科專業課

022031

表面活性劑物理化學

36

2

1

專業

選修課程

012034

紡織品功能性及智能性整理

36

2

2

?

012035

生物技術在紡織品加工中的應用

36

2

2

?

012033

染色物理化學

36

2

2

?

012036

新型染整設備

18

1

2

?

012002

高分子物理化學

36

2

2

?

012027

新型紡織材料及應用

36

2

2

?

012010

新型整理技術

36

2

2

?

學術活動

? ? ?

1

? ?

教學(科研)實踐

? ? ?

2

? ?

補修課

?

有機化學

80

?

1

?
?

分析化學

60

?

1

?

說明:

1、學術活動的要求:

學術報告會作為每一位研究生的必修課(1學分),課程跨度為4學期。碩士研究生在學位(畢業)論文答辯前必須參加6次以上學術報告會。

2、教學(科研)實踐的要求:

碩士生在入學后,應在導師指導下參加一定的科研訓練及教學實踐環節,內容由導師根據情況統籌安排,實踐活動結束后,由導師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給出考核結果。注:實踐環節是碩士研究生培養必須經歷的環節,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請論文答辯;在職研究生在攻讀碩士學位前如已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可申請免修實踐環節。

3、跨學科、專業錄取的研究生:在培養計劃中增加補修課,并要求通過考核,取得及格成績,但不計學分。

4、碩士生需修滿32學分(包括理論學習和實踐環節),方能進入論文階段。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Copright © MG游戏官网 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陜西省西安·金花南路19號(710048)
電話:+86-029-82330365
 技術支持: